豆豉姜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泡菜博物馆升级改造即将完成提前来看
TUhjnbcbe - 2021/2/4 19:04:00

从今年7月5日开始

中国泡菜博物馆实施闭馆升级改造

预计10月底将公开亮相

大家翘首以盼的

升级版泡菜博物馆到底长啥样

记者提前为您揭开神秘的面纱

博物馆布局

这次博物馆升级改造“阵仗”有点大,总面积从原来的㎡扩建到了多㎡,扩大了近一倍哦!

空间布局也更加合理!

一楼改造后从中国泡菜的角度,系统展现中国泡菜的三千年历史;同时展现世界泡菜和中国泡菜品类的琳琅满目和丰富多彩。

二楼展现四川泡菜的独特品质和渊源传承,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泡菜和川菜的关系,且进行创意性表达;同时在该层展示中国泡菜的工艺和技术。

三楼则集中展示东坡泡菜。通过场景性的表达,将东坡泡菜的历史与内涵,产业与发展,表达的淋漓尽致。

泡菜的前世今生

四川泡菜誉满全球,东坡味道香飘五洲。眉山泡菜海内外驰名,中国泡菜博览会年年都会在眉山举行,但作为地道的眉山人,泡菜历史你知道多少,又该如何给外地朋友介绍呢?赶紧来get一下吧!

泡菜的起源

升级后的博物馆第一次系统地梳理了中国泡菜的历史,第一次提出了泡菜文化的三大属性,让人脑洞大开。

早在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华夏先民就开始培育并种植蔬菜。勤劳的远古先民用盐将蔬菜通过渍或腌的方式把生鲜蔬菜保藏起来,称之为“菹”(zū),这种腌渍菜就是泡菜的雏形。

▲旨蓄御冬,古代先民在收获旺季时,将一时吃不完的生鲜蔬菜加工成泡菜并储存起来,以便在淡季时食用。

▲菹神,也就是泡菜之神,是我们的彭祖。据说,彭祖高寿八百,就是不仅因为导引之术,房中之术,还因为他“食菹为常”,也就是常常食用泡菜之缘故,因此,被尊称为菹神。

泡菜与川菜的关系

改造后的博物馆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泡菜和川菜的关系。

世界泡菜看中国,中国泡菜看四川。泡菜与川菜的关系非常密切,被誉为“川菜之骨”和“佐料之王”。泡菜在川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就是调味,是川菜、火锅、农家小菜等常用的原料和调味料。

▲清代乾嘉时期的四川馆子,全部采用老料进行制作还原。

▲“翠花,上酸菜!”

有意思的泡菜故事

博物馆从历史文献、稗官野史、民间传说中收集和整理了许多有价值的泡菜故事。

▲年4月1日,黄炎培应峨眉县长的邀约,前往峨眉,路过眉山,在女子中学门口,吃到了让他难忘的眉山泡菜,后来,他在文章中,记载了这一故事。据说后来还专门打“飞的”来吃泡菜哦。

古今中外的泡菜坛子

泡菜历经了年的历史演变,古人是用什么工具腌制泡菜的呢?

▲远古时期制作泡菜的坛子及器具

▲西汉三足坛别具一格

▲历史的变迁中,泡菜坛的色彩越来越鲜艳

世界各地都有着丰富的泡菜史,他们制作的泡菜又有啥不一样呢?

▲世界各地泡菜

▲中国泡菜,南北不同

独特的呈现方式

智能科技

改造后的博物馆里还有很多高科技哦,通过这些洋玩意儿,我们就能轻松了解泡菜的前世今生。

沉浸式多通道弧形连屏投影,这个可是眉山唯一哟。它采用的世博会无缝拼接技术,可以让人身临其境直观感受三千年的泡菜文化;投影长17米,高3米,面积也是大大的哦!

▲地面方格也是有影像的哦,现在还在调试中。

▲整个投影都归置在青花坛中,难怪是弧形的。

▲幻影成像,度全景展示全世界最早的泡菜实物——豆豉姜。

同时,博物馆还将安装ipad智能中控系统,实现对展项中的所有电子设备、投影机、环境灯光、沙盘灯光进行智能化控制,省去人工操作。

精湛技艺

《中华菹源图》主题墙壁画,描绘的就是中国人通过泡菜展现出来的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和生活状态。

由四川大学环境艺术装饰专业硕士生导师杨仁鸣教授领衔创作完成,杨教授在中国艺术装饰领域堪陈大家,春熙路的市井图,望江楼的薛涛壁画都是其作品。

美轮美奂的屏风,全部采用清代乾隆时期的金丝楠的老料制作而成,通过古旧家居回复工艺还原,属于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目前,博物馆室内装饰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室外中式外立面改造。室外装修结束后,那自然也是美美哒!

▲改造后的效果图

作为中国泡菜博览会的永久性会址

今年

第十届中国泡菜博览会将在眉山举行

升级后的中国泡菜博物馆更加高大上

有颜值、有内涵

绝对“招呼”得起海内外嘉宾

本期编辑:王怀进李海燕

审核:刘竹

弘扬千年东坡文化

展现东坡故里风采

凝聚东坡不朽精神

投稿邮箱:mswdp1

.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泡菜博物馆升级改造即将完成提前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