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翟芳,现居云南镇雄,西南当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诗人,中国作家网会员。联系
美味镇雄(组诗十首)
文/翟 芳
●烧洋芋和炸洋芋
烧洋芋,是镇雄的一道特色美味
一笼小炉,寻常巷陌,随处可见
没烤熟的洋芋,细皮白肉
烤熟的洋芋,面黄肌瘦
香喷喷,热气腾腾
入口之前,三吹三打,拍拍打打
除了烧洋芋,还有炸洋芋
几个人一桌,小酒喝起,家常拉起
从天黑吃到深夜,从深夜吃到凌晨
洋芋,家家都有,只不过
聚在一起,吃一种气氛,一种感情
在镇雄,你不要提马铃薯
那是艺名,人们习惯说洋芋
就像老百姓熟悉杨贵妃不熟悉杨玉环
只是,贵妃吃不吃洋芋已无法考证
但我身边的镇雄人,没有几个不喜欢洋芋
●黄豆酸菜
一碗酸菜,几勺黄豆
放在火上,轻轻一搅
几分钟,清香扑鼻
不过,黄豆酸菜做汤有些讲究
酸菜不能太软,软了不脆
黄豆九分熟最好,煮融了味道不纯
黄豆酸菜汤,正试图以排山倒海之势
迅速抢占人们的肠胃,幸福的人们
大鱼大肉吃腻了,想喝黄豆酸菜汤
红烧麻辣吃多了,期待一碗黄豆酸菜汤
黄豆酸菜汤,无法动摇鸡鸭鱼肉的价位
鸡鸭鱼肉,无法撼动黄豆酸菜汤的地位
黄豆酸菜不只做汤,也可以炒菜
不只能胜任主角,当配角也是没的说
宴席上,许多人可以没有红萝卜
但往往对黄豆酸菜汤情有独钟
吃惯了黄豆酸菜汤,想说分手不容易
久居异乡,吃镇雄黄豆酸菜汤是打牙祭
黄豆酸菜汤,来自农村,出身平凡
但在人们内心扎根,很深很深
●苞谷饭
把玉米去粗取精,打磨
和面,高温蒸腾
看似简单,学问很深
面不能太粗,太粗了口感差
也不能太细,太细了没有原汁原味
水要不多不少,玉米面刚好浸润
过少,苞谷饭如烟尘四起的沙漠
过多,稀饭不像,干饭不是
特别是,要把丸子压散
习惯吃苞谷饭的人,津津有味
偶尔吃苞谷饭的人,如鲠在喉
城里人想做苞谷饭,千难万难
乡下人想做苞谷饭,举手之劳
镇雄人做苞谷饭的技术,称得上一流
打磨,和面,蒸饭,滚瓜烂熟
外地老板到镇雄开餐馆,经常
高薪聘请镇雄人做苞谷饭,因为专业
大米饭的地位由此开始动摇
而苞谷饭却走出镇雄,走向全国
记住,如果你到镇雄
请你一定要尝一尝苞谷饭
本地特色,如假包换
●菜豆花
一锅豆浆,少许白菜
些许酸汤,用火一煮,成了
做菜豆花,多少有些讲究
豆浆需要过滤,只能留下精华
白菜不能太多太老,新鲜嫩白菜最好
等到汤清澈见底,可以算大功告成
最后,把筲箕洗干净,放锅里轻轻一压
反复多次,直到菜豆花成型,稳固
微风轻轻一吹,香闻七八九里
在集市上叫卖,要用菜刀均匀划成几块
至于吃菜豆花,蘸水很关键
薄荷,芫荽,细葱,木姜花,必不可少
当然还有大蒜,生姜等调味品
我是镇雄人,我都流口水了
如果你也喜欢这平凡的幸福
就记住必须来一饱口福
●蒸腊肉
切腊肉,要讲究刀法
不是所有人都能把腊肉切好
看掌刀的大厨切腊肉,绝对是一种享受
锋利的菜刀,把大块的腊肉改成小坨
谈笑间,肉片在砧板上堆成小山
每一片都是那么均匀,薄薄的,肥瘦搭配
越看越喜欢,喜欢到想一口吞下
倘若刀法不好,东倒西歪
厚如手指,大如巴掌
毁了腊肉不说,胃口先倒了一半
蒸腊肉,虽说是一道家常菜
但对腊肉的要求有讲究
太肥了,吃的满嘴流油,不利于身体健康
最好是很薄很薄的三线肉片
碗底放一些豆豉,和一些干腌菜
也可以放一些干透的薯片
佐料是不能少的,当然不能太多
放在蒸锅里,大火中火小火轮番上阵
幸福的味道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就是神仙下凡也不过如此
来吧,尝几片腊肉试试
●折耳根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
可食用,也可以药用
食用,主要用于调味
药用,据说是可以清热解毒,开脾健胃
折耳根,有野生和人工种植两种
野生的味道纯正,物以稀为贵
人工种植的味道略淡,随时可以购买
在镇雄,喜欢野生的多,上山去挖的人少
虽说是小菜一碟,但常常登大雅之堂
从山间到城市,身价翻了几倍
凉拌,炒菜,只要你喜欢,随你怎么做
一碟折耳根,值不了几个钱
放在嘴里,苦味过后剩下淡淡的甘甜
或许,就是那一丝丝苦
把欢乐和幸福带给千家万户
●樱桃
在镇雄,提到樱桃
不能不提到中屯和场坝
樱桃花开,蜂蝶如潮
樱桃成熟,车水马龙
朋友圈充满樱桃,抖音上长满樱桃
镇雄樱桃,早已走出镇雄,冲向全国
一棵棵樱桃,一串串珍珠
摘一颗放进嘴里,从头到脚都是甜的
临走,还必须给家人和朋友捎带
果农们对樱桃的感情,不同于观光品尝
那一份特殊的感情,是幸福的传递与分享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工花不开
幸福不会从天降,不下苦工等不来
果园里飘起阵阵歌声,幸福随着诗意流淌
●臭豆腐
臭豆腐,不是普通豆腐
越臭越香,“臭”名远扬
镇雄的臭豆腐,与别处略有不同
大片的很少,一般是薄薄的,小片居多
有火烤的,有油炸的
至于吃,可以在小巷,商铺也有
需要什么味道,自己动手添加佐料
不过,辣椒面必不可少
放进嘴里,慢慢回味,该说就说,该笑就笑
如今的臭豆腐,价格上打了翻身仗
只是,生活在当今社会
价格倒在其次,关键是品尝幸福的味道
●坪坝大米
提起坪坝大米,想起坪坝春耕
坪坝春耕是镇雄八景之一
时代的变迁,坪坝春耕美景也成回忆
坪坝大米成为记忆中的点点繁星
多年前,或多或少还有农民种一点点
这几年,基本上没有人种
要想吃到真正的坪坝大米,很不容易
坪坝大米,作为镇雄曾经的特产
馈赠亲友,宴请宾客,味道纯正,誉满四方
其天然的品质,非一般大米可敌
加上种植面积不大,更是物以稀为贵
坪坝大米,已经成为一代人永恒的记忆
但在镇雄发展史上,却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汤圆
镇雄汤圆,多少有些名气
很细很白的面,看着舒服
和面,水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
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包汤圆,确实要讲技术
包的太大,没有多少人喜欢
包的很小,很精致,称为雪花汤圆
雪花汤圆因为外形美观,令人垂涎三尺
煮汤圆,需要拿捏火候分寸
大火易爆,小火不熟,中火最好
煮熟的汤圆漂起来,久违的香气冒出来
如果你也喜欢汤圆,赶快来吧
声明:图片和音乐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