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的豆豉,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即便没有自己做过豆豉的人,也经常可以在外面吃到,另外很多超市里面也能够买到豆豉,相比之下,很多人不知道纳豆,其实纳豆也是一种非常传统的豆汁发酵品,纳豆具有明显的臭味,可能很多人不喜欢吃,但却有很多人特别喜欢这种味道,下面详细介绍纳豆和豆豉,臭酱豆等发酵豆制品的不同。
纳豆和豆豉的区别:
纳豆源于中国。纳豆类似中国的发酵豆、怪味豆。古书记载有:“纳豆自中国秦汉以来开始制作。”纳豆初始于中国的豆豉。
豆豉是一种用黄豆或黑豆泡透蒸(煮)熟,发酵制成的食品。
纳豆含有一种酶,叫纳豆激酶。据说,这纳豆激酶使日本人平均寿命增长了10岁。
纳豆和豆豉的区别
中国豆豉的历史非常久远,大约有年,豆豉传入日本也有大概年,由当时的禅僧带到日本的寺院,是僧人们补充蛋白质的重要食物。据说因为在寺院的纳所制作,所以有了个日本俗名——“纳豆”。在很长的历史中纳豆就是豆豉。到了大概11世纪中期水户地区出现了一种拉丝的黄豆发酵食品,据传是水户的将军家用稻草包裹煮熟的黄豆作为军粮,几天后发现长了粘丝,有特殊的鲜味。后来逐渐在民间流传开了。当时称这种食物为纳豆,纳豆先生认为可能是一种崇拜心里,寺院的纳豆普通人很难吃到,在当时是一种高档的食材,制作相对简单的拉丝发酵豆被称作“纳豆”。
不是所有豆制品发酵的拉丝都是纳豆菌产生的,这本书写的很明确,这回您知道传统的臭酱豆,和豆豉为什么没有纳豆的效果了!下图是一本日本原版图书的照片和翻译。
黄豆发酵能够产生拉丝的菌种有很多种仅仅枯草杆菌就有几种,纳豆菌只是枯草杆菌中之一。
单从食品来说,虽然纳豆和豆豉属于同源食品,但纳豆的声誉却远远高于豆豉:
第一:从保质期方面
纳豆加工时间为3天,纳豆粉需要4天。而豆豉至少一个月。在没有冰箱的年代,纳豆只能在冬天吃到,豆豉是随时可以吃到的。但在今天,人们已经不再千方百计将食物延长保质期了,更崇尚吃新鲜的食物。保质期长的食物虽然有独特的风味,但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不利健康的有害物质。豆豉的盐含量很高,是不宜经常食用的,而纳豆加工中不加食盐,也不用加其他添加剂,显然更符合现代的健康饮食原则。
第二:保健作用方面
豆豉和纳豆都属于发酵食品,都是利用细菌将不易消化的黄豆分解成容易消化的大豆肽食品。豆豉发酵不用加菌种,是利用空气中的细菌发酵,所以豆豉中含有多种细菌,其成分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豆豉的风味主要取决于添加的各种香辛料,比如生姜、花椒、辣椒等等。因为加入大量食盐,不但将豆豉中的细菌消灭,连活性酶也几乎破坏殆尽。为了保证食用安全,豆豉必须加热食用,炒熟或炖熟,彻底灭菌,如果吃了含有有害霉菌的豆豉,还会引起食物中毒。
纳豆的传统做法是利用稻草上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也有少量杂菌,所以传统纳豆比较臭,但相对细菌种类比较少。
用纯粹纳豆菌发酵的纳豆,不论加工方法是否一样,营养成分都相差不多,纯粹的纳豆菌种保证了纳豆的质量,几乎不含有其他杂菌,数量占绝对优势纳豆菌有效抑制了杂菌。
自己制作的纳豆有时会拉丝很短或没有拉丝,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感染了纳豆噬菌体。最好不要直接吃,像豆豉一样加热灭菌食用会比较安全。因为纳豆激酶怕热加热食用没有纳豆激酶的含量,但是其他成分基本不变。
第三:深度开发价值
豆豉虽然历史久远,但几千年来,制作方法却没有大的改进,制作工艺还停留在作坊阶段。因为含盐量很高,作为调味品也不可能成为餐桌上的主角。而纳豆不含盐,可以和多种食物搭配,纳豆中的多种酵素更是其他食物不能替代的。
纳豆怎么吃比较好
1、晚餐吃纳豆效果最好。食用纳豆1小时至12小时之间纳豆致活酶发挥溶解血栓的功能。而据统计脑梗塞、心肌梗塞等各种血栓病,发病时间多为清晨及星期一。因此每晚餐吃效果最好。
2、纳豆尽可能不加热吃。纳豆致活酶不耐热,加热到60℃活性就消失了。所以生吃效果最好。
3、纳豆必须坚持每天吃。纳豆致活酶进入体内后,其活性维持半天左右。所以尽可能每天吃30g~g最理想。
鲜纳豆长期大量吃会有很多问题出现,而且气味和口感也很难被中国人接受,所以我们公司研制的优质的低温干燥纳豆粉,是日本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既不是烘干分也不是冻干粉。然而纳豆虽然加工复杂工期长,但是原材料价格便宜。最后的成品纳豆粉还是下相对便宜很多的。适合全民普及推广
下期讲鲜纳豆和纳豆粉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