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姜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徽州筛子里的徽州味道
TUhjnbcbe - 2020/12/27 1:31: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早年,老徽州人家,只要是晴天,门前常常是两只条凳上,放着两三只筛子。冬天里,徽州的持家女人会将家里吃不完的咸菜从缸里捞出来,煮煮,晒成梅干菜,留着烧五花肉。她们将缸里的咸菜捞出,先切碎,煮沸,汁滗出,到入坛子里,咸菜则放在筛子里晒。晒了一两天后,又将咸菜放入坛里浸入汁里,当地话是----复汁。隔天,捞出再晒。据说,这样晒出的梅干菜,色深,味鲜,菜软,吃起来口感不柴。徽州女人做这些活计都很停当,傍晚将筛子收回的时候,支起一弯灵动的腰,和邻居道:梅干菜已经晒了两个日头了!她们把晒了两天,说成晒了两个日头,仿佛天气是老天爷的,日头却是自己掌上的。徽州女人,会过日子,手上的日子永远细水长流,徽方言里会过日子是-----做人家。家,于她们,是一生的岁月,是灶屋里的地老天荒。她们做的梅干菜,一般复汁后又晒了几个太阳,就会收好放在坛子里,坛口用扁圆的石头盖起来,留着,慢慢吃。走亲戚时,抓几把带着,姑爷女儿回门来了塞点给他们,都是上好的礼物呢。梅干菜的最佳搭档是五花肉,要吃的时候,抓一两把泡泡,将五花肉切一寸见方,油锅里丢几瓣蒜,姜。先烧,收浆后将梅干菜放进去,稍多水,小火焖一会,八角去腥,白糖提鲜。这一会功夫,做菜的女人会寂寞,她在灶前,想着自己的心思,让锅里的梅干菜和肉互相提携,互补,互抬,互浸,将梅干菜烧肉----这一人间至味定格。一碗梅干菜烧肉端上桌,飘着梅干菜特有的香,夹一筷子,有肉有梅干菜,汁浸在米饭上,几步外都能闻到那香味,呼啦啦地,不需要其他菜,一碗饭一会就下肚了。梅干菜不是徽州独有,只是做法与别处稍不同。记得南京人做梅干菜,是晒干后捆成小把,放在坛子里,要吃的时候拿出一把泡水里。坛子放院子里,大暑后的太阳会将坛子晒热,说这样里面梅干菜便“熟”了,且同陈年老酒一样,越陈,越香。一方水土,晒一方梅干菜。徽州的梅干菜,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去处,那便是----蟹壳黄烧饼。肥肉丁和梅干菜做馅,烧饼的面是参了菜籽油的,揉熟,炕出来的烧饼,脆,酥,香。这种蟹壳黄烧饼有许多名字,旅游的发展,它成了网红,可徽州人依旧称它烧饼,且知道巷子里哪家做得好。每年春天,春笋上市的时候,徽州人家门前就晒豆豉了。上好的大黄豆洗净,新鲜春笋切丁,同一锅煮。倒入酱油,放茴香,八角,白糖,辣椒壳。殷实一点的人家,会熬点菜籽油放进去,煮好的豆豉会是油亮亮的,口感更好。晒豆豉,最好是连着晒几天,若晒上一天就碰上阴雨天,过了几天再拿出来晒,味道就不好了,这好让巧妇为难。豆豉晒得不好,可惜了豆子不说,也让这些好强的女人脸上无光,要懊恼一季的。一年一度的晒豆豉,还要赌天气,像女人当年顶着盖头嫁汉子。那时没有便捷的天气预报,女人想晒豆豉了,会眯起眼睛望望天,想着:瓦块云,晒死人。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十雾九晴。这些农谚,或许能让女人定主意——煮豆子去。豆子的面,笋丁的韧,是豆豉最初的口感,那佐料和火候的味道,需嚼上几口,才可以回味的,像反刍悠悠岁月,又如吃茶,好味在第二泡。在那个年代,豆豉是徽州人家下稀饭吃的早饭菜,只有家里受宠的那个孩子,或许可以任性地抓一把放口袋,当零食,其他孩子则没有这个特权。一家人的饭桌上,也只是比酒盅大一点的碟子里放上一点,那几粒豆子,便是一碗粥里的乾坤了。家中若有牙口不好的老人,嫌豆豉略硬,热粥舀上桌,抓一点放进去,粥不烫了,豆豉恰好软至可口。以前见过有关徽商的资料上说,徽商出门带炒豆子,我估计就是这豆豉。因为这样做出的豆豉,方便携带,也不易坏。有趣的是,方圆不大的徽州,有的乡村没有山,做豆豉时无处去弄春笋,就用萝卜替代,我估摸,那豆豉档次要降一些了,春笋是山珍呢。去过黟县的游客,都会被伶牙俐齿的导游说动,带上几块腊八豆腐回去。导游会附上一段故事,将腊八豆腐变成了徽州的文化典故,游客见到那红的圆的腊八豆腐,也感到品相不错,买几块顺带送送亲友。待回家拿出的时候,导游口中的介绍忘了大半,只记得一点----黟县话“老婆”和“腊八”是一个音,原来的老婆豆腐就变成腊八豆腐了。要说,无论称腊八豆腐,老婆豆腐都还是靠谱的。其实,过去徽州人忙过年,腊月里就要请人来家做豆腐,做几大盆,养在缸里盆里,慢慢吃。开春后,老豆腐没有吃完,女人都会在豆腐的中间撒点盐,或放盐水里煮一下,再放在筛子里晒个几个太阳,冬天的太阳慈厚,温暖,只将豆腐晒得有些柔韧时,便可收起,留慢慢吃。腊八豆腐有肉配固然好,没有肉时,只将腊八豆腐切片后滴上几滴麻油,端上桌,也是最好的下酒菜。男人在喝酒聊天,孩子们可以穿梭于饭桌前,用手指头拣一块腊八豆腐,送到嘴里。不一会,又一块,若麻油弄到手上,再吮吮手指头。春夏季菜多的时候,徽州人家还喜欢晒笋子,蕨菜,马兰头,豇豆,扁豆,茭白,苋菜。这些山里野蔬,都和肉是最佳搭配,可肉,在那个年代却是稀罕的,杀年猪时候,才可以尽兴吃一次。平日里,没有荤腥,这些干菜,就多放油烧了,还有添加佐料,那要看女人的本领了。一位徽州友人回忆自己的母亲时说,她平时总是一天到晚的忙,午饭后稍有空闲,就坐在灶屋的矮板凳上切萝卜,将萝卜切条切丝,晒干后,备不时之需。那时没有大棚蔬菜,园子里的蔬菜都是时蔬,有青黄不接的时候,这时,女人会解下系在灶屋高处的老布口袋,抓一把干菜泡泡,昔日的太阳味道洇洇散开,即便没有肉,放点干辣椒炒炒,夹一筷子,堆在饭上,也是下饭的可口菜。粮食不够吃的时候,“瓜菜代”的也是这些干菜,这样,细水长流的日子在女人手上变得温暖起来,不至于常常露出它的凌厉。直到一天,女人发现,自家的筛子断了一根蔑,拿起来,对着亮看,断蔑处,足足可以漏掉许多豆豉。想了一会,后街有人家接蔑匠做活,就去了后街,让蔑匠剖了根新蔑,插进了褐色的筛子里。菜园子这两天落苏(茄子)多,吃不完,晒点吧!

往期回顾

歙县徽云职业培训学校招人啦!

超多岗位!歙县12月份最新招聘岗位大全(一)

“看见屋,走到哭”!小时候,在歙县山里上学的点滴....

徽州一件全国重点文物,全国只一件,以前是违章建筑,差点惹大事

王茂荫义成旧居“天官第”诠释.....

徽州三绝:牌坊、民居、祠堂,歙县十大最美乡村体现的淋漓至尽

风趣盎然八仙桌座次

歙县定潭古村:历史长河中的一条船.....

特别声明:

1、以上作品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歙县论坛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歙县论坛联系的,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2、“歙县论坛”

1
查看完整版本: 徽州筛子里的徽州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