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在2月4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春意味着大地回暖,万物生长,冬将尽,春正来。立春时节是保健养生的重要时期,虽然气温慢慢回暖,但寒气仍较重,常见气温骤降的“倒春寒”。那么,立春时节该如何养生?
1、慢减衣物巧“春捂”
谚语说:“春捂秋冻,百病难碰”。立春后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而且易出现乍暖乍寒的天气,日常应注意保暖,坚持“春捂”的原则,着装尽量下厚上薄。此外,起居尽量“夜卧早起”,运动应循序渐进,可从慢跑、散步、太极等较温和的运动开始,待身体较为适应再逐渐增加运动量。
做好“春捂”,要捂好重点部位。不宜过快轻减衣物,注意防寒保暖。一般日平均气温未达到10℃时就需要“捂”,重点部位应为背、腹和足底。“捂”好背部可预防感冒;“捂”好腹部可以保护脾胃,预防消化不良和腹泻;“捂”好脚可预防“寒从脚下起”,保护人体阳气。但是,“春捂”并不适合所有人。对于体质较热、易出汗或身体内有湿热、痰湿体质的人,过度的保暖可能会使体内湿热积聚,导致身体不适。
“春捂”的同时,也要适当晒太阳。晒太阳不仅可以温煦体内的阳气、强健骨骼,还可以提升免疫力。可以选择在天气晴朗温度适宜时,在11∶00—13∶00阳光较充足的正午时段,适当多晒晒后背,补充人体阳气。在10:00—15:00之间避风晒背,并做好防寒保暖,避免背部受冷。晒背的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每次半小时即可。
此外,春季易使肝旺,做好“春捂”的同时,应注意“戒怒”,着重于调节情志、养肝护肝,防止“肝火上炎”。中医认为,容易生闷气的人常肝气郁结,易怒者则会肝气横逆、肝阳上亢,这两类不良情绪都会伤肝。悲观、愤怒、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易伤肝。因此,立春养肝应以舒肝为重点,注意保持平和心态畅情志。保持心境愉悦,力戒暴怒或心情忧郁。通过适当户外活动,多晒太阳等调养情绪。
2、除“春困”提振精神
俗话说:“春困秋乏冬打盹。”“春困”主要是因为春季阳气开始上升,生物体内部的生理活动也随之增强,而人体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应对“春困”要注意及时补充能量和调整作息。
很多人在面临春困时,觉得这是补觉的好时机,睡眠时间越长越好。其实,这种说法也欠妥。立春过后,睡眠过度反而会耗伤阳气,长期下来容易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体重增加等情况,因此睡眠也要适度。还有的人好睡懒觉,自称“早上睡不醒”。其实,睡眠不能储存,白天补觉也是补不回去的。相反,早晨赖床往往会造成头昏、疲惫不堪、睡眠不足的感觉。
早晨5:00到7:00是人体肠胃活动最旺的时候,人体需要把代谢的废物排出体外,此时如果不起床,大肠得不到充分活动,无法很好地完成排浊功能。所以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建议晚上儿童、青少年可以考虑在21:00前睡觉,成年人在22:30前睡觉,次日尽量7:00前起床,最好不要超过8:00。
春季容易出现犯困的现象,但并非总是需要通过睡眠来解决。我们可以适量食用新鲜蔬果,增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同时减少高脂肪和高糖分食物的摄入,以保证营养平衡。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十分重要,适当补充水分可以帮助促进新陈代谢,减少疲劳感。
如果长时间在室内不运动,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增加困倦感。因此,当感到疲倦时,适当的体育活动或轻微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或瑜伽,可以帮助促进身体内气血流通,调节肝气,有效缓解春困。需要注意的是,运动不宜过于剧烈,以免消耗过多体力导致更加疲劳。轻松愉快的户外活动,如在公园散步、打球等轻度运动,能够让人接触到更多的新鲜空气和阳光,有利于提振精神、增强身体的阳气。
3、巧进食补充能量
饮食方面,早春宜选用辛、甘、微温的食品,晚春时应进补滋阴之品,不宜过食寒凉食物,尽量避免丝瓜、西瓜之类的生冷、反季或者性凉的食物。
立春后,饮食上宜多甘少酸,可以选择一些养肝、理气的食品,如韭菜、豆豉、香菜等;也可适当增加大枣、蜂蜜水等甜味食品,有利于补益脾气,避免肝旺而克伤脾。应少吃酸味食品,防止肝气过旺,所吃食物性宜偏凉,要慎用或禁食热性食物,以免助长内热,发生温热性疾病。注意适当多饮水,可用菊花、金银花泡茶清热散风。
特别是对于有胃酸过多、胃溃疡、牙齿敏感等问题的人来说,不宜过多食用酸味食物。可适当食用芪精枣汤和山药胡桃粥缓解气虚体弱,倦怠乏力。
临近春节,亲朋好友相聚难免饮食和作息“放纵”,而这些“放纵”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负担,甚至引发各种疾病。因此,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应注意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首先,我们应注意将荤菜的量控制在1/3左右,而素菜的量尽量占到2/3,避免一味追求大鱼大肉。其次,注意选择新鲜的食材,最好是季节性的蔬菜和水果,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持饮食的平衡和营养的摄入。在烹饪食物时,我们可以选择煮、蒸、炖等低油烹调方法。我们还可以在餐前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或者喝一碗粥,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度进食。另外,我们可以喝一些麦芽水或者吃一些山楂,对米、面等食物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而山楂则可以消食导滞,是消化肉类食物的好助手。
春节是团圆和快乐的时刻,我们也应该以更加贴心的方式对待自己,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让我们在春节期间也能保持旺盛的精力,保持乐观的情绪。
(记者李萍整理)
芪精枣汤:黄芪15克,黄精10克,大枣6枚,水煎服。1日1剂。
山药胡桃粥:山药克,扁豆、胡桃肉各50克,粳米60克,将山药洗净切片,与扁豆、胡桃肉、粳米同入锅,加入适量水,待粥熟后加精盐、味精、生姜、葱花调味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