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田螺姑娘陈宇慧风味星球来自专辑《风味人间》第二季
我个人很喜欢1+1形式的菜,就是其实可以看做两道毫不冲突的菜,但出现在同一个盘子里,类似西餐中A佐B的做法。
理由很简单:单独吃彼此味型不冲突,一同吃还有1+12的奇妙体验。(并不是为了偷懒少洗一个盘子!但这的确也是一个优点)
所以下面两个沙茶酱的菜,都用的是这种1+1的概念。
沙茶鸡配姜汁鱼露菠菜
这道菜实际上是分成两个锅做的。
在焗沙茶鸡的同时,另外起一只炒锅,用猪油、姜汁、鱼露和1小搓盐把菠菜快速炒好垫底。
沙茶鸡焗好之后,盖到上面,随手再撒一把樱花虾干(并不是必须)。鸡块可以切得略小,1只手枪腿加半斤菠菜,是非常适宜的荤素搭配分量。(独居党的一人食必备!)
沙茶腐乳鸡翅配豆豉蒜末炒苦瓜
这个把鸡腿肉换成了鸡翅,调料也稍微做了一些叠加。
鸡翅中对半剁/剪开,腌鸡翅的沙茶酱减量,额外加半块白腐乳。其他做法不变,做好的鸡翅又嫩又滑。
垫底的豆豉蒜末炒苦瓜同样是另外炒的,还是非常和谐的复合菜式。一口沙茶腐乳鸡翅中,一口豆豉蒜末炒苦瓜,有一种额外的丰盛感。
沙茶麻酱梅花肉炒苦瓜
当沙茶酱用到炒菜里,用量就需要做一些修改。用这道沙茶麻酱梅花肉炒苦瓜做个例子,其他沙茶酱炒菜也可以这么参考着用:
猪梅花肉4两左右,用里脊肉、五花肉、猪颈肉都可以;
苦瓜1根;
白胡椒粉1搓,盐半茶匙;
大蒜3、4瓣儿;
沙茶酱半瓷勺,芝麻酱(也可以用花生酱代替)半瓷勺。
步骤:
1.处理食材:
梅花肉切片,用调料中全部分量的白胡椒粉、沙茶酱、芝麻酱,和1/3分量的盐一起抓匀腌制。
苦瓜去籽切薄片,大蒜去皮拍碎备用。
2.炒肉:
下锅的顺序是这样的:肉—蒜—苦瓜—盐。
在炒锅里倒入大约2瓷勺油,中火烧热之后倒入腌好的肉片,略拨动肉片到它们可以平摊接触锅底,但不要急着翻动。转小火,静置一会儿十来秒,等肉片一面定型了,再转中火翻动肉片。
这个方法可以让腌制肉片的酱料不易脱落。
此时再放入蒜末,避免太早入锅蒜末直接炒糊。再把苦瓜炒软,加盐调味之后就可以出锅了。
碎碎念一嘴:沙茶酱和芝麻酱都非常浓稠,在抓肉的过程中可能会觉得很难抓匀。可以少量多次加一点点清水,边加边抓,直到酱料完全均匀为止,同时尽量保证腌好的肉没有多余的汤汁。
真的!不是我自夸,道道都好吃。
这半个多月吃沙茶类的菜式吃得停不下来。即使《风味人间》里在几分钟内就把酱料的制作细节解释得清清楚楚,我却在忍不住继续沉浸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并因此而心醉神迷。
沙茶酱从牛肉丸的蘸料,终于变成了我懂的酱料。
你看在上面几道菜的搭配里,我分别用到了:纯沙茶酱,沙茶酱+虾皮,沙茶酱+白腐乳,沙茶酱+芝麻酱等等。这些元素大部分都能在沙茶酱的原料里找到影子,放大它们肯定是合理并丰富的。
为了给这半个多月的沙茶酱实验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我最后用福建产的沙茶酱煮了一锅沙茶牛杂。
煮汤之前,我又回头去仔细看了看纪录片,观察到一个细节:用沙茶酱煮汤的时候过了筛。这个做法类似煮日式味噌汤的操作,可以让偏固体状态的调料更容易融化,也可以滤掉一点杂质。
看完这段我就更胸有成竹了。
其实沙茶牛杂煮粉丝本身也非常简单:牛杂焯水之后加八角、桂皮、香叶、花椒、姜块炖煮到完全软烂,汤底留用。再连汤带料,加入沙茶酱、姜汁、盐、大约5、6瓣蒜压成的蒜蓉一起煮匀,我顺手还扔了一把泡软的粉丝。
除了牛杂之外,用牛腩、各种内脏的食材也没问题。煮好之后加香菜段(不吃的无视)就可以了。
作者:田螺姑娘陈宇慧
原标题:《在线等:买了一瓶沙茶酱,怎么最快用完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