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妈的孙女妞妞,最近睡觉时总爱蹬被子,结果早上起床出现喉咙干痛、咳嗽、发烧等问题。医院检查:“可能是晚上没盖好被子,又吹了一整晚空调,受凉感冒了。”
医生一番检查后,给妞妞开了一些治疗风热的药,嘱咐按时吃药。张大妈很不解,明明是“受了凉”,怎么要吃清热药呢?不会“寒上加寒”吗?
一、夏天也容易感冒,但和“风寒”不同
夏天,其实也是感冒的高发季节,由于身体出汗较多、昼长夜短、睡眠不足、抵抗力低,感冒病毒也就更容易乘虚而入。但有人或许会发现,夏天时发生的感冒,似乎好的要慢一些,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很大原因与病症辨别不明、胡乱用药导致病情加重有关。
从中医的角度,感冒又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多因为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主要是夏季贪凉,比如长时间吹电扇,空调温度太低,过多食用生冷食物,造成风寒而引起。常见症状是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疗应以辛温解表及宣肺散寒为主,常用的中药包括桂枝、麻黄、荆芥、紫苏、生姜、防风、葱白等。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主要是因为不注意防暑降温,或是在室外长时间工作感受到风热。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治疗应以辛凉解表及肃肺泻热为主,常用的中药有葛根、柴胡、菊花、桑叶、薄荷、淡豆豉等。
因此,当夏季出现感冒时,应先辨清病因,搞清楚是风寒还是风热,才能辩证治疗,药到病除。
二、感冒时的饮食禁忌
在感冒的高发季节不慎“中招”,很多人就会采用少吃或者不吃东西的方法同感冒“硬刚”。有一些人则认为,感冒了更应该吃些高热量高营养的饮食,如鸡蛋、牛奶、肉类等,否则营养跟不上,恢复得也慢。那么感冒后到底该怎么吃呢?
人们最熟悉的,就是生姜能治感冒。过去家里有人感冒了,老人们大多都会端来一碗“红糖姜水”,嘱咐着“趁热喝”。但大家不要忽略了一点,即风寒感冒,喝红糖姜水才有效。
若患上的是风热感冒,姜又是温性的,而且比较燥,这种情况时喝了红糖姜水,发热症状会加重,甚至掀起一场“燎原之火”。
而对于感冒期间的忌口问题,同样以风热、风寒作区分,若是风热之邪,由于热邪容易伤津耗气,所以要注意避开辛辣、煎炸、油腻的食物,宜吃性质清凉养阴生津的食物,如藕、梨、黄瓜、马蹄等。
若是风寒之邪,因伤阳气,影响脾胃运化,加重痰湿,所以不宜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如瓜果、冰淇淋、酸奶等,可适当食用姜、葱、蒜、胡椒、辣椒等辛散之物,以发散寒邪。
此外,感冒时最需要的是水,其次才是营养物质,此时的饮食原则是供给充足水分,其次是补充维生素,然后是供给适量的热量及蛋白质,且饮食宜清淡落胃易消化,应特别注意忌食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及辛辣刺激油腻食品。
很多人都觉得夏季感冒是热出来的,吃点清热解表的药就可以了。
其实,夏季感冒同样可以细分出风寒、风热,如果药不对症,再加上夏季天气炎热、昼长夜短、睡眠不足,很容易使人体抵抗力下降,感冒当然不容易好。
综上,不论是用药还是饮食,都应当在辨明证型和病因病机之后,方可开始调理,切不可自己凭经验乱用乱吃,以免加重病情。
参考资料:
[1]夏季感冒最不容易治.健康时报.-08-16
[2]名医名方:小儿风热感冒方.湖南中医杂志.-04-22
[3]杜长明.姜茶治感冒对症才有效[J].医药与保健,,():28-2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