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
一股强冷空气即将席卷厦门
气温骤降
一天之间将从夏天进入冬天
你可能会有疑问了
今天上午
还觉得有些“暖意融融”
就在今天一早,
厦门上空还刷出了壮观的“火烧云”
一点都没冷空气的感觉啊!
via
Peter连li甚至还有蓝蓝的天空和片片白云
朋友圈更是开启了晒图大赛
摄影:王协云何炳进
摄影:Peter连li
摄影:阿卉
但是,你千万别被这个假象骗了
一股强冷空气正在路上
这股冷空气有多强?
举个栗子
昨晚厦门的最低气温普遍在15~16℃左右
而这气温大概也就是
明后两天个别站点的最高气温了吧
更直接一点就是
明后天
可能出现今年下半年最冷的一天
具体的天气情况是这样的
今天中午以前
厦门还是暖湿气流当家,各地以多云到阴的天气为主,午间最高气温普遍在25~26℃,最高达到了28℃。
今天下午
随着冷空气大兵压境,气温迅速回落,东北风也会变得强劲起来,市区风力逐渐增强至4~5级、阵风6~7级。
从夏天到冬天
咱厦门切换得就是这么流畅
反正就这么一个循环
明后天
冷空气掌控全局,厦门以阴到多云天气为主,局部地区还可能洒落小阵雨。
岛内白天最高气温可跌至18℃
明天清晨和后天清晨的最低气温可降至13℃
高海拔山区最低气温更将跌破10℃
一直要到周六前后
冷空气减弱
厦门才会明显回暖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其实,还有句俗话说的是:“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冬天用好一块姜,度过严寒不再愁。
姜味辛辣,可以在体内产生热气,有很好的散寒作用,有利于祛除冬季的寒气。
冬季生姜这么用!
01
暖胃:姜汁撞奶可护胃
生姜汁两到三勺,倒入半斤煮沸的牛奶中,放温后,清晨空腹饮用。牛奶和姜汁可在胃黏膜的溃疡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胃酸的侵蚀。
02
驱寒:口里含姜胸中暖
《本草纲目》中记载:“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瘴气。”
冬天空气特别寒冷,如果早晨起来上班,走得急,有时会吸一肚子的冷气,有的人甚至会觉得胃开始难受。
其实可以这样:在早晨出门的时候,切片生姜,在嘴里含着,让唾液慢慢地和姜汁混合,然后咽下,快到地方了,把姜片慢慢地嚼碎,吐掉或咽下,可使前胸保持一股暖气,不受外面风寒的影响。
03
护脚:姜水泡脚足不凉
在冬季,身体虚弱的老人容易手脚冰凉,更应该在睡前泡脚。而在洗脚水中加入姜汁,能更好地缓解手脚冰凉的症状。
同时,姜水泡脚对于外感风寒也有疗效,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恶寒,发热的患者。
04
暖腹:干姜粉冲服肚不凉
干姜,味辛温。冬天穿少的人,风会直接打到肚子上,尤其是在室外时间长了,肚子会冷到,往往会引起肚子痛。
这时家里如果有干姜粉,就可冲服一点,能起到暖中的作用。这种干姜粉一般超市就有卖的,在作料柜台,很方便购买,一般冲服一次就可以了。
05
解痛:盐水煮姜缓解腰痛
将生姜切成一厘米厚的姜片,放在浓盐水中煮熟,然后用热的生姜片外敷腰部和膝关节,反复数次。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是对付天气骤冷导致的腰痛、膝关节痛的有力武器。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这两种病痛都可用生姜来缓解。
06
缓解风寒感冒:荆芥生姜粥
荆芥生姜粥适合风寒感冒的病人。荆芥,能辛温解表,发汗祛风,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初期的怕冷、发热、鼻塞、头痛等。加入生姜后,能祛寒发汗,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
砂锅中放入70克粳米,加水大火煮到八成熟,并不断搅拌。之后,在另一个砂锅中放入3克薄荷、6克豆豉、8克鲜荆芥(或者5克干荆芥,一般药店有卖)、10克生姜,加水大火煎煮6分钟。然后将煮好的汤汁去渣,倒入已煮熟的粥锅里,用小火再煮9分钟。煮荆芥的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
注意:这类人不宜吃姜
有些人经常煮一锅姜汤,不问虚实寒热,一家老小一起喝。这是错误的做法,喝姜汤也要分体质。
阴虚体质的中老年人不适合吃姜。
体质阴虚的表现有身体干瘦、体内水液不足。阴虚体质标志性的表现是舌头,一般表现为舌质偏红、舌体较一般人瘦和薄、舌苔较少,易口干。
同时注意,情况下,不适合吃姜的人喝了过量的姜汤后,会出现咽喉肿痛、口干口苦、声音沙哑、便秘、口臭等内热症状。出现这些症状,说明本身不适合吃姜。
来源:厦门气象、厦门日报等
编辑:杨韵、赖旭华
厦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