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对臊子面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乡间“野宴席”的早餐上,不用关心是谁家的宴请,早早起来就会看见马路边搭起的蓝白条纹帐篷,还有简单的灶台和几张桌椅。
只要一坐下,大人们就会端上来一碗臊子面,一旁也准会有还冒着香气的油泼辣子和一壶醋。一大碗臊子面里其实没有多少面条,基本全是切成丁的臊子。
大家一边吸溜吸溜地吃着面,一边用勺子把不易夹到的蔬菜丁送进嘴里,时不时还会挖一大勺油辣子,用筷子拌一拌,接着吃。
后来这样的“野宴席”渐渐消失,伴随着各家妈妈们的口耳相传,再加上自我揣测,逐渐摸索出各种臊子面的吃法。
可是无论怎么变,一碗臊子面里,肯定会有很多蔬菜丁,也不过就是你家汤多面少,我家直接用做好的臊子干拌着吃。
以汤为主的臊子面,汤头一定会用海带和猪肉调出鲜味,再加上香菇和木耳,连汤带面吃上一碗,十分过瘾;
如果是干拌的臊子面,就会用豆豉和姜丝先爆出香味,再翻炒其它食材,最后把汤汁收浓稠些,这样豆豉的香味会完全包裹在面条表面,是另一种我十分偏爱的口感。
在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每当中午放学一进家门就会喊饿。隔着厨房的玻璃,会看见我妈在案台上擀面,偌大的面团特别轻松地就被擀成一大张圆形的面片,层层叠起,再利落地下刀,很快就会切好面条。
一旁的大铁锅里,半盖着锅盖,咕嘟着热气,我就知道待会儿一定吃的是臊子面。
但我最期待的是吃面时一定会有的油泼辣子,小碗里放好辣椒面儿,加一些白芝麻和盐,锅里烧好油,顺便再丢几颗花椒进去,等油热以后,迅速浇在辣椒面儿上,一时也分辨不清是花椒还是辣椒的香味,总之这个时候我肯定会大喊一声:“妈!我饿了!”
那个时候分辨不清什么是幸福,直到自己长大,发现曾经那个爱吃米饭的我,有一天突然开始喜欢上面食。
在不知道如何和面的时候,电话另一端的妈妈总会特别仔细地叮嘱各个细节。在得知我最近喜欢吃臊子面时,妈妈也会将清洗晾晒好的海带打包邮寄给我。虽然我一直试着挖掘记忆里最宝贵的食材搭配,还原儿时的味道,可无论如何,还是总会觉得少了些什么。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家常臊子面的做法。
Recipe臊子面
Time30min丨Feed1
Ingredients
手工面条......适量
猪肉......克
干香菇......4~5朵
木耳......适量
海带......适量
胡萝卜......1个
土豆......1个
炸豆腐......3大片
豆豉......1小勺
青蒜......1根
干辣椒丝......适量
生姜丝......适量
八角......1颗
香叶......2片
酱油......适量
料酒......适量
盐......适量
香菜......适量
油辣子......适量
醋......适量
Instructions
①香菇、木耳、海带分别洗净并充分泡发,泡发后的水留下待用。
②将步骤①中泡发好的食材挤干水分后切丁,猪肉、土豆、胡萝卜、炸豆腐也分别切丁待用。
③热锅冷油,将豆豉、姜丝、干辣椒丝和斜切的青蒜下锅爆香后,放入猪肉丁一同翻炒。
④待猪肉炒至变色后,淋一些酱油和料酒,继续翻炒片刻,加入剩余所有食材。
⑤待食材全部上油后,倒入之前泡发的水,放入八角和香叶,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至食材熟透,再加一些盐调味。
⑥面煮好后,趁热将臊子浇在面条上,搭配一些香菜、油辣子和醋,搅拌均匀即可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