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推荐
《每天读点心理学》
刘洋/著丨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欢迎来幸福图书馆借阅
内容简介
心理学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涉及很广,不管我们要做出怎样的决定,或有怎样的习惯,都是受我们的心理支配的。生活中有很多可能,也有很多预想不到的事情,但是生活中的心理学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本书力图不拘泥于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从纯理论的角度探究人类心理活动的奥秘,而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出发,选择一些重要而有意义的问题,作一些介绍和说明,使读者对关系人一生的健康、婚姻、家庭、事业、人际关系等向题能够有一个比较粗略的了解,并细致入理地阐述如何解除种种心理困惑和生活困扰。
作者简介
刘洋,既是资深心理咨询师,又是知名的心理专栏作家。编著有《心理健康全书》《论语智慧新解》等畅销图书。
原文节选
亲和提升人际能力
在大选来临之前,英国女政治家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所在的保守*面临一个难题——如何制止颓势?撒切尔夫人的解决办法是令人信服的,她说:“我们只有一个办法,走出去,走到选民中去。这样就会最终获胜。”保守*的工作人员多数认为,和撒切尔夫人在一起搞竞选很累。她在大街上东奔西跑,走家串户。一会儿在这家坐坐,同房东亲切交谈;一会儿又同那个握握手,或向坐着扶手椅的人问长问短;一会儿又到商店询问商品价格。大部分时间,她带着秘书黛安娜跑来跑去,午饭时,她们就到小酒店和新闻发言人罗伊以及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一起喝啤酒。然后,她又去握更多人的手,参加集会作演说,接见更多相识过的人。这样,撒切尔夫人身体力行地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拥护者,为竞选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亲和力是人际关系能力的综合体现。它一方面表现为主动控制人际交往,另一方面表现为被其他人所认可。亲和性强的人具有与人为善的心态。他不把人假定成丑恶的、讨厌的、难缠的,他假定人是善良的、有趣的、讲理的。这样,在与人交往时,他就会采取一种主动、友善、接近的态度。在他的感染下,对方也会采取相同的态度,双方交往后会感到愉快和满意。一个人具有与人为善的心态,喜欢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经常体验到愉悦,那么,这个人就会具有很强的亲和性,亲和性就构成了他良好个性的一部分。一般而言,有亲和力的人在他人眼中有两个特点:有益,无害。有益是指能给人带来实际的利益或者心理上的舒适感;无害是指攻击性不强。也就是说,这样的人要有一些确实的优点,同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因为完美无缺的人会产生距离感,减少亲和力。心理学家阿隆逊将四卷录影带分别播放给四组受试者观赏,让他们凭主观的感觉评分,以表示他们对被访者喜欢的程度。录影带的内容都是访问员与受访者面谈:第一卷将受访者描述成能力杰出的大学生,给人的印象是完美无缺的;第二卷也将受访者描述成能力杰出的大学生,但是在访问过程中他有些紧张,将面前的咖啡打翻,弄脏了一身新衣服。经分析评定结果发现,大家最喜欢的是第二卷中的受访者。精明的人犯点小错,不仅是瑕不掩瑜,反而成了优点。那么,如何才能给人有益感呢?除了学会“雪中送炭”之外,最简便,但是心理效果最强的就是赞美别人。赞美的作用永远都会胜过批评。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恰当的赞美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荣誉和成就感是人的高层次的需求。一个人具有某些长处或取得了某些成就,他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如果你能以诚挚的敬意和真心实意的赞扬满足一个人的自我需求,那么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会变得更令人愉快、更通情达理、更乐于协作。恰当地赞美别人,会给人以舒适感,所以在交往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发现对方的闪光点,学会恰到好处地赞美他人。人们都愿意和亲和性强的人交往。如果某个人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傲慢、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么会使别人感到不快、别扭、受到侮辱,因而不愿意和他交往;如果某个人在和他人交往时表现出害羞、胆怯、缩手缩脚,那么,别人和他打交道时也会觉得不那么舒畅。如果一个人有很强的亲和性,与人交往时不但能够容易沟通,顺利地实现双方的愿望,而且会使双方感到愉快。亲和性很强的人对人对己都有很强的理解力和洞察力。他对自己既不夸大也不妄自菲薄,对别人能够体察入微,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爱好和禁忌。
留言功能已开通
点击文末右下角“写留言”,把你的想法告诉我们吧~
本期编辑:鹿鸣
???
————————END————————
主编途舒君
责编原冰
审校鹿鸣
审校安 于
审校漠 漠
欢迎来到
幸福图书馆
长按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