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朋友在后台问小编,关于一些疾病在冬季应该如何养生预防的问题?这里小编整理出了三个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咱们以中医的角度来介绍一下这些疾病的发病因以及相对应的日常小妙招,不要错过哦!
01怕冷一到冬天就‘歇菜’
反映1:冬天头很怕冷,出门必须戴帽子,风一吹头就疼的受不了,这是怎么回事?
反映2:就算屋子里开了暖气空调也怕冷,睡觉要垫电褥子,从心里往外冷的那种。
反映3:我比别人都怕冷,穿的多,后背经常感觉凉凉的,肚子也不舒服,怎么办?
......
大家都知道,天地分阴阳,而在中医学上来说,女为阴、男为阳,通常情况下女性总是阳气不足的,因此很多女性到了冬天格外怕冷,手脚冰凉,这是比较常见且轻浅的‘阳虚’;而严重一些的话,就不只是冬天才会出现怕冷现象,一年四季都会怕冷,这就属于‘阳气大虚’了。
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痛经、脾胃病等
阳虚的人除了怕冷之外,也会容易引起其他病痛,比如受凉降温就会流鼻涕、打喷嚏,这是由于阳气不足无法抵御寒邪侵犯引起的症状;有的也会得脾胃病,比如吃凉食物会拉肚子,比正常人更容易感冒,抵抗力减弱等。
阳虚体质吃姜御寒
有句老话叫‘姜还是老的辣’,姜为辛辣之物,而辛辣之物普遍具有补阳作用,有些人会在冬天吃辣椒或麻辣火锅来保暖也是同理。姜虽然属于‘药食同源’物质,但吃多了也会对人体的气造成耗损,没把握好就容易出现上火、嗓子痛、牙疼、溃疡等现象。
冬季正确吃姜的方法
1.每日不超过6克
2.配合补气和清火药材食用
药材
1.菊花:清火(头面部为主),如牙疼、眼睛长麦粒肿等;
2.槐花:清火(身体下半部为主),如痔疮、肛裂;
3.生姜:温补阳气,散寒;
4.*参:补气止渴、健脾益肺
做法:取生姜、*参各6克煮水喝,如有上火表现,可依据症状加入菊花或槐花,每种3克即可。
注意:菊花本属苦寒之性,阳虚患者不宜长时间喝菊花水,这里主要用于制约生姜温热之性。
02脑卒中危险棘手需重视
反映1:总听人家说高血压要预防脑卒中,那低血压患者需要预防脑卒中吗?
反映2:听说冬天特别容易引发脑卒中,这是真的吗?
......
脑卒中是脑出血、脑梗的一种医学统称,脑卒中又叫‘中风’。脑出血吃降压药这些年发病率变低了,但脑梗的发病率却会高了起来,这是因为脑血管血液运行不畅形成的栓塞导致的。
血液喜温不喜寒,冬天血管收缩,血液粘稠度高的人就容易出现血液流通不畅,发生梗塞的情况,所以一年四季中,脑梗发病率最高的就是冬季。此外,低血压也会导致脑梗,低血压说明心功能弱,心气虚,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能力差,因此低血压患者也应做好预防脑梗的工作。
中医认为,脑梗是血瘀所致,高血压患者体内多痰湿,痰湿容易引起血瘀,增加脑梗风险;而低血压患者则往往有气虚的问题,气虚同样也会导致血瘀,引发脑梗。
低血压患者预防脑卒中的方法:
1.冬季应注意保暖,穿着厚实、不漏风的衣服;
2.每天适度运动,建议步行-步之间;
3.晚上可服用一些补气的代茶饮(*参10克或黄芪30克煮水喝)。
食材:乌鸡1只、人参须10-15克、葱1颗、姜3片。
益处:温补阳气,适用于体虚、贫血、手脚冰凉之人。
用量:1周喝1次(高血压患者想喝可以不放人参)
03感冒虽常见但不可小觑
反映1:每到秋冬就爱感冒,反复咳嗽,每次都是上火后症状一一出现。
反映2:我特别爱感冒,打感冒疫苗也不管用,到底该怎么预防?
反映3:到了冬天就犯鼻炎,还经常感冒,请问有什么好办法吗?
......
冬季感冒常见两种类型:风寒感冒和寒包火感冒。
1.风寒感冒:鼻子会有症状,鼻塞、流清鼻涕,嗓子不疼也不发烧,这种属于纯粹的阳虚气虚导致,应该以散寒为主。
2.寒包火感冒:嗓子会痛、发热严重,原因是有内火,主要是肉类吃太多,积食导致积热内攻,应该以清热为主。
食材:淡豆豉30克,小香葱4-6根。
做法:豆豉先煮15分钟后下葱,再煮10分钟。
功效:辛温解表,通阳发汗。
单独用紫苏叶10克,煮水服下,可散寒发汗。
冬季气候严峻,寒湿易生,
注意保暖,经常运动,屋内通风,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远离疾病哦!
养生科普相关阅读:
清宫医案里的养生经,跟着乾隆和慈禧这么吃就对了!!“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季补肾养生攻略,看这一篇就足够了!悦品养生药膳,乐享‘泰’漫生活——苏轩堂中医养生馆泰州康养两日游!看完一这篇,彻底弄懂什么是‘气’与‘血’!
相信品牌的力量
百年老字号上市大企业
苏轩堂中医养生馆是由美股上市企业苏轩堂药业有限公司发起,医院投资,并聚集了国内知名营销团队参与创办的私人定制中医养生连锁品牌。集中医指导、中药护理、药膳调养、身心康复于一体,打造根植于中医、枝繁于科技的特色化中医养生馆。
作为国内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中药饮片企业,其雄厚的资金实力、核心的中药研发科技、成熟的企业管理模式奠定了苏轩堂中医养生馆扎实稳定的市场格局,并使其在国内众多中医养生馆中占有核心技术之席。
苏轩堂中医养生馆秉承苏轩堂创始人、清代名医张璐先生:“凡从医者,须存精进心,博极医源;凡治病者,须存恻隐心,普救苍生;凡待患者,须存平等心,视若双亲;凡所用药,须存忍耐心,极尽修治。”的仁心堂训,致力于以中医之法,取中药之精,助广大民众,调康健之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