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通城匠心守豆豉香飘致富路西部文明播报 [复制链接]

1#
口碑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

来源:咸宁日报

全媒体特约刘建平瞿欣

员工在查看豆豉发酵情况。

“我祖上那一辈就在用他们家豆豉炒菜,现在我们开餐馆一直在用,每天客满门,都是冲着北港豆豉来的,谦和祥豆豉香万里。”12日,驱车通城,探访谦和祥食品有限公司,离工厂不远处的饭店老板娘笑呵呵地说,真是未见其厂,便闻其名。

坐落于北港镇的湖北谦和祥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百年老字号”,一直在当地享有名誉,产品供不应求,深受当地消费者青睐。

据《通城县志》记载:“解放前县城有豆豉铺数家,原料为黄豆。生意属‘谦和祥’最佳,日产千斤……”。作为徐氏家族豆豉的第五代传承人,徐文良所做的豆豉采用米曲霉需发酵半个月,豉香浓郁、五香风味醇厚、回味悠长。

图为员工在晾晒豆豉。

一走进豆豉加工厂,空气浸泡着豆豉的香味,只见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工人正在晾晒豆豉。再往里,可见两栋数千平米的无菌车间,被不锈钢纱网严实罩住,洁白的大理石墙壁一尘不染;木制灿板、竹制盘簊呈金黄色,万斤木甑蒸气四起,当班工人正在将清洗干净的黑黄豆往里倒。

“传统古法制作豆豉,工序复杂要求高。首先,高温蒸煮黑黄豆24小时后,再将熟透了的豆子用竹制盘簊均匀摊开,放到培菌室自然发酵。发酵数月后,再经过一番加工,香气四溢的豆豉才可以端上百姓的餐桌。”工厂内的老师傅介绍。

谦和祥的豆豉选用上好黑豆,以历代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制作而成,流程包括蒸豆、洗豆、发酵、洗霉、压白、晾晒六大工序,传统制作方法不仅繁琐,而且需要坚韧的毅力。

“自从接过父亲的‘班’以后,我就一直秉承‘全面保留传统古法豆豉制作工艺’的理念,用料考究,手工操作,天然发酵,采用低盐发酵技艺,酿造出低盐、多种口味的通城特色豆豉。”徐文良一边颠豆,一边说道。

图为第五代传承人徐文良在用传统古法制作豆豉。

心在一艺,其艺必工。谦和祥的每代传承人都有一颗酿造匠心,并留下了自己独特的理念。

第一代传承人徐日光(年——)倾一生积蓄,苦心创办豆豉加工厂“谦和祥”;第二代传承人徐诗德(-)留有“谦为上惠及八方乡邻,和为长传承瑶祖文化”,遂以为训;第三代传承人徐书东(-)坚持“童叟皆无欺,盈亏若等闲”的经营方略;第四代传承人徐贻希(-)“以酿美味佳肴,制百味人生”为宗旨。目前,湖北谦和祥食品有限公司在保留传统古法豆豉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拓展创新,开发出了牛肉豆豉、麻辣豆豉、萝卜豆豉、紫苏豆豉等数十个系列产品,并采用“线上+线下”推广销售模式,销往全国各地,产量产值销售额连年翻番,还安排20多户脱贫户家门口就业,促进当地村民发展种植业致富。

图为员工在包装豆豉,销往市场。

“现在公司名声不是很大,我相信只要坚守匠心酿造,用‘古法+优质’做好豆豉、用‘现代+科技’做好创新,不怕酿不出好产品回馈消费者、不怕亮不出通城特色好品牌。”面对公司未来发展,徐文良眼镜后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充满希望说。

时间沉淀,历久弥香。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才有了今天的谦和祥,也正是因为谦和祥的传承,才有了通城今天的特色豆豉。这就是百年传承的秘诀。

责编:张欢

本文来自咸宁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作者/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