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晚报首席记者高伊洛
“过去,品相不好的次果,经常只能烂掉,现在可不一样了!”看到果子卖出好价钱,宜都市大战坡村橘农唐亚星不禁感慨。
“次果”何以涅槃?这其中,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技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付彩霞功不可没。
付彩霞来自内蒙草原,却深耕宜昌乡土。十余年来,她只钟情于一件事:便是如何将一枚橘子“吃干榨尽”。
今年9月,她刚刚获评“宜昌楷模”。
“死磕”柑橘变废为宝
宜都是中国柑橘之乡,已形成面积31.8万亩、年产量66万吨的生产规模。可即便如此,宜都每年也会产生近10万吨的“非标果”。每到收购季,这些经销商不收的“非标果”常被橘农四处倾倒、烂在田间地头,不仅没有收益,还招惹苍蝇蚊虫。
年,付彩霞从华中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从此,开始了她与柑橘深加工“死磕”的艰辛旅程,只为将“非标果”深加工,变废为宝。
“‘非标果’大小不一,外形不漂亮,只能用作发酵。没有现成的技术可以借鉴,只能靠自己琢磨。辗转于车间、实验室、柑橘田,不断实验摸索,寻找最佳配比、最佳方案。”付彩霞说,通过借鉴苹果醋、葡萄醋等国内外先进工艺,经过充分论证,她向集团提出“橘醋”调味品的研发方向。
经过无数次实验,年,她经手酿造的第一批以柑橘为原料的调味品面市,很快得到消费者认可。
如今,不好卖的“非标果”,变成不愁销的金果果。付彩霞团队研发的“橘醋多菌种发酵和专用醋酸菌发酵的工艺”,带动产业链新增就业岗位余个,帮助贫困户就业达人以上,人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
“宜昌楷模”付彩霞
代言三农以“高精尖”的方式
“请大家看看一枚橘子的价值实现。我们将桔子充分利用,基于药食同源,绿色健康理念,研发了桔子醋、陈皮酱油等调味品。”8月18日,宜昌市第七届“智能杯”职工创业创新大赛上,付彩霞第一个登场,其产品高精尖的科技感立刻吸引了与会者的普遍兴趣。用高精尖的研发姿态,为三农产品代言,这是付彩霞的独特气质。
十余年来,付彩霞及其团队承担省市级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解决了橘醋口感和风味差的问题,将橘皮应用于陈皮料酒、柑橘蒸鱼汁和陈皮豆豉酱等产品的生产,实现柑橘“吃干榨净”。
同时,团队还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意大利摩德纳大学和三峡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柑橘优质高效栽培与深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发酵调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年,付彩霞带队参加了在德国召开的第五届国际醋酸菌大会,并作研究成果的墙报展示。无论在什么场合,她都积极为三农产品代言。
如今,桔醋饮品“桔子红了”火爆上市、柑桔膳食纤维休闲食品“桔子酥”成为特产新星、陈皮休闲食品项目“陈皮蜜饯”落户投产……“土老憨”真正有了“高精尖”的味道。通过科技赋能,集团拥有了年加工柑橘5万吨、淡水鱼3万吨的加工规模。
“从柑橘挂到枝头,到变成各种各样的加工产品,不断壮大柑橘产业链,得到消费者认可,让果农增收,让企业增效,这就是最有成就感的事。”付彩霞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